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,同时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的节庆食物,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、神灵的祭品出现。到了魏晋时期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民间也有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相联系。
1、吃粽子最初目的为祛病防疫
专家考证,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,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。
粽子的外形带角,是角逐抗争的意思。端午节开始,夏虫滋生,人们要与天气,与蚊虫疾病抗争。端午节的所有习俗都是祛蚊虫,防止疾病,除邪气的。
2、吃粽子的纪念意义
端午节吃粽子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寓意在,因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这一天殉国明志,逐渐演变成华夏民族祭奠屈原、缅怀高洁情怀的节日。
相传屈原投江自杀后,楚国人民哀悼他,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他。
后来这一习俗传播至华夏各地,后来发展出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蒿草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等等习俗。